马俊杰
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互动语言学、认知诗学和批评话语分析
本科生课程:语义学、认知语言学
硕士生课程:认知隐喻学
博士生课程:当代语言学理论
电子邮箱:junjiema@xisu.edu.cn;yiqilai1987@163.com
个人简介
马俊杰,男,中共党员,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西外学者”中青年拔尖人才,入选宁夏哲学社会科学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陕西省社科联中青年社科人才库专家。曾任语言学系主任,现任科研处副处长(挂职),中国比较文学认知诗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北京外国语大学校友事务会理事。近年来,主持完成国社科1项,主持在研国社科1项;主持完成宁夏哲学社会科学等省级科研项目5项;主持在研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1项;主持在编本科生教材一部:《简明语义学教程》,主持在研校级本科教改项目和校级研究生教改项目各1项;参与完成或在研国家社科和教育部人文社科等科研项目10项。先后在Language and Literatur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ylistics、《外语教学与研究》、《外语教学》、《外语学刊》、《外语研究》、《外国语言文学》、《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社会科学报》和《认知诗学》等SSCI、CSSCI、北大中文核心来源期刊以及国内重要报刊上有论文发表。成果发表后被学习强国、人民网、光明网、人民在线、国家语委网、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民族文学网、中国民俗学网、上海社会科学网、陕西新闻网、天府智库、腾讯网、搜狐网和新浪微博等国内重要网络平台全文转发;部分研究成果被采纳为甘肃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湖南省和湖北省等省重点高中和初中语文考试阅读题材料。
科研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宁夏回族“花儿”的认知体验及英译研究(立项编号:16CYY011,结题证书号:20220394),主持人,完成。
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敦煌民族史(英文版)》(立项编号:22WZSB009),主持人,在研。
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 故事与认知—隋唐民间故事的认知诗学研究(立项编号:2021K011),主持人,在研。
宁夏社科基金项目: 宁夏回族“花儿”剧与莎士比亚剧的爱情婚姻观对比研究(立项编号:15NXYDCB15),主持人,完成。
宁夏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宁夏高校大学生隐喻认知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立项编号:NGY2016177),主持人,完成。
yd222云顶线路检测中心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基于实践共同体的外语类语言学硕士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究(立项编号:22XWYJGA07),主持人,在研。
yd222云顶线路检测中心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理念与实践的高校英语专业教材建设路径探究(立项编号:22BYDSZ01),主持人,在研。
yd222云顶线路检测中心教材建设项目:《简明语义学教程》(立项编号:2021JC003),主持人,在研。
论文发表
Review of New Directions in Cognitive Grammar and Style[J].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ylistics, 2023. forthcoming.
“使/让”致使构式与动词语义关联的实证研究,《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23,待出。
言外场景理论:言语行为理论的新发展,《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待出。
审视“社恐”的社会认知成因,《社会科学报(学术探讨版)》,2023-01-12。
从图形—背景理论角度分析《黑暗的心》中的陌生化现象,《认知诗学》(第11辑),2022-12。
基于翻译构式观的“花儿”英译原则与策略探析,《外语研究》,2022年第6期。
展望认知话语分析的应用前景,《社会科学报(学术探讨版)》,2022-08-25。
扩展的概念隐喻理论述评,《外语教学与研究》,2022年第1期。
语言规范是一个社会认知问题,《光明日报》,2021年11月28日。
语篇构建研究所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策略,《外语教学》,2021年第6期。
从语言学视角探索口头传统,《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3月9日。
认知诗学的研究历程及发展趋势,《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2月21日。
认知接触语言学述评,《外语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1期。
认知语言学对社会维度的研究:“转向”还是“不足”?《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1月8日。
现代人如何回归“诗意”生活,《社会科学报(学术探讨版)》,2019年3月14日。
“花儿”隐喻义生成和建构的多维性——兼论隐喻意义生成和建构的多维向度及其理论根源,《外语学刊》,2018年第5期。
走向社会认知语言学:认知语言学与会话分析的跨学科融合,《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8月28日。
崭露头角的认知口头诗学,《社会科学报(学术探讨版)》,2018年10月18日。
生态语言学研究中的“认知范式”,《外国语言文学》,2018年第5期。
认知口头诗学:认知诗学研究的新领域,《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3月12日。
“歌”为体、“诗”为用:试议“花儿”的诗性特征,《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7年第6期。
试论诗学思想视域下回族“花儿”的诗性特质,《回族研究》,2017年第3期。
荣誉获奖
2022,2023年度优秀本科生论文指导教师。
2022年度yd222云顶线路检测中心优秀共产党员。
2021年入选首批“西外学者”中青年拔尖人才。
2019年入选宁夏哲学社会科学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2018年获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2018年获北京外国语大学三好学生。
2017年获校级科研突出贡献奖。
2016年获年度考核优秀个人。
2016年和2018年分别获省级科研成果奖论文类三等奖。
2014年获省级教育科研成果奖论文类三等奖。
2017-2020获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
2013年获长安大学“优秀研究生”和“优秀毕业研究生”奖。
指导学生
指导硕士研究生获立校级科研基金项目:
魏丹丹:基于认知视角的中西主流媒体新冠疫情话语的意向性对比研究(立项编号:2021SS025)
崔连连:认知语法视角下中外新冠疫情话语的神秘化机制对比研究(立项编号:2021SS025)
指导本科生获立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范雅乐:三重生态学视角下隋唐民间故事生态隐喻叙事研究——以《中国古代民间故事长编》(隋唐五代卷)为例)(项目编号:S202210724023);国家级,省级。
俞诗雨:“画”隋唐 “ 话”隋唐——隋唐民间故事绘本 (项目编号:S202210724105X);省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