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红色景点,追忆红色故事。为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加强对于全院师生的党史教育,yd222云顶线路检测中心党委在“西外英文”微信公众号推出“百个红色景点‘云’参观”专题栏目。红色印迹“云”参观,峥嵘岁月共感怀,置身于红色景点之中,我们可以感受党的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可以看到无数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的身影。铭记历史守初心,锤炼才干行使命,学院师生要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在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伟大梦想之中建功立业。
景点地址: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马栏镇马栏村
一、景点介绍
马栏革命旧址位于旬邑县马栏镇马栏村西约400米的西河坡村北的山梁之上,距县城53公里。2003年9月,该遗址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旬邑县委、县政府开始修复建设马栏革命旧址,2011年6月正式对外开放。由关中分区党政军机关及中共陕西省工委马栏旧址、习仲勋旧居、马栏七孔桥、关中分区大生产成果展览室、马栏革命纪念馆、纪念广场、纪念碑、水上剧场、烈士陵园等部分组成。
关中分区大生产成果展览室,1942年,中共中央提出“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号召边区军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自力更生,克服困难,开展大规模的生产劳动。关中分区积极响应中共中央的号召,动员、组织广大人民群众及党政机关、部队、学校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成立了生产委员会,并规定党政机关每人种地6亩,学校每人2亩。在大生产运动中,习仲勋、霍维德等分区领导模范带头,一马当先,上山开荒,对群众鼓舞很大。到1944年,分区军民共计开荒36.28万亩,在马栏相继建成了红军医院、被服厂、修鞋厂、仓库,兴建了大礼堂、小会议室、工字房和七孔石桥,边区城乡经济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为展现生产成果,中共关中地委在新修的工字房内举办了军民大生产成果展览。2003年9月,展览室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军民大生产展览室门外,有一株枝叶茂盛的核桃树。1941年春季,关中分区机关搬迁之前,时任关中分委书记、分区专员的习仲勋来此地勘察地形,亲手种下了这株核桃树。将近80年过去,核桃树经受过炮火的洗礼,见证了马栏的光荣与历史。
马栏七孔桥,1942年至1944年,为了解决交通困难、方便物资运输、打通关中分区与延安的通道,关中分区组织马栏军民人拉、肩扛采集石料,在马栏河上建起了一座七孔石桥。全桥长55.8米,高5米,采用古代石拱桥的建造方法,桥墩中间大两头小,以减少流水对桥梁的冲击。该挢是沟通旬邑、铜川的主要公路桥梁。1977年补修桥面时,加宽1米,增筑了栏杆。1986年再次维修,增设了两边人行道及钢管栏杆。马栏七孔桥是目前旬邑境内保存年代最久、较为完整的石拱桥,也是关中分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克服严重物质困难、粉碎国民党顽固派经济封锁、使西安及全国各地的人员和军用物资通往延安的红色通道。2003年9月,该遗址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二、景点背后的故事
马栏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曾经写下过极为光荣的一页,这个地方在民主革命时期又被称为小延安,是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南大门,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要贡献。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马栏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的总面积达1050平方公里,是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活动地区之一。1932年中国工农红军第26军在马栏转角成立。1936年,彭德怀、任弼时、邓小平、聂荣臻、杨尚昆等率领主力红军南下时,在这里开展扩红和地方工作,达八个月之久。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马栏是陕甘宁边区的南大门,是圣地延安的前沿哨所,是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政治、军事、经济中心,是西安乃至全国各地仁人志士和军用物资通往延安的重要驿站和红色通道。中共陕西省委、关中分区机关驻此长达8个春秋。
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汪锋等老一辈革命家和赵伯平、高锦纯、杨伯伦、张德生、孙作宾、吕剑人、张邦英、霍维德、张仲良、张鹏图、王世泰、文年生、陈国栋等革命领导人在这里长期生活和战斗过。中共山西省委、河南省委也曾在马栏办公。著名教育家、民盟西北总支部负责人李敷仁在咸阳遭国民党特务枪击,被地下党营救后,接到马栏养伤,后到达延安。同时,马栏又是培养革命人才的摇篮,1937年7月后,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师范、陕甘宁边区第二师范先后在这里办学,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和输送了大量的人才。